栏目名称

学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学习教育

喻晓社同志在2018年暑期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

发布者:管理员  时间:2018-10-17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为加快部省合建提供有力保障

--2018年暑期专题培训班上的总结讲话

(2018年8月30日)

喻晓社

老师们、同志们:

下午好!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为期四天的暑期专题培训班即将结束。省委、省政府对这次培训班高度重视,孙菊生副省长亲自出席并作讲话。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云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省发改委、省工信委也对此次培训给予了大力支持,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王长树处长,中国教育学会杨银付秘书长,云南大学林文勋校长,华中农业大学吴平副校长,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生态文明办刘兵副主任和省工信委刘煜副主任,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莅临培训班,就习近平教育工作重要论述、中央31号文件、部省合建、“双一流”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江西材料和食品产业发展等作了专题辅导报告。同时,创兵校长、恩华副书记也为大家作了专题讲座,基层单位代表进行了专题发言,与会同志们围绕各专题展开了充分讨论。可以说,这是南昌大学近些年来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会期最长、研讨最深最彻底的一次培训会。

参加培训的同志都非常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放弃假期休息时间,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积极认真参加培训。为保障本次培训班顺利有序进行,学校多个职能部门协同协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做了大量服务保障工作。可以说,这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凝聚了方方面面的努力,得到了上上下下的支持,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本次培训,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主题鲜明。培训班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重要论述、部省合建及“双一流”战略部署,谈形势,找差距,明方向,想举措,极力引导大家理清思路、深入思考、助推工作。二是内容丰富。培训班就如何把握部省合建重大战略机遇,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推进学校、学院、学科各项中心工作,设计了9个专题讲座,安排了一次中心组理论学习、组织了两轮小组讨论,时间紧凑、课程丰富、形式多样, 信息量很大,每一场都是头脑风暴。三是针对性强。授课内容既有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专家政策解读,也有同类型高校介绍实践经验,还有我省政府部门的行业指导,这些人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高的理论水平,所作的辅导报告既站位高、宏观全面,又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指导性和针对性很强,值得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好好吸收和系统消化。四是学风严谨。培训班首次将高层次人才、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系主任等统统纳入培训范围,大家都能够严格遵守培训纪律和时间安排,始终心无旁骛、集中精力,认真记、仔细听、专心学,展现出了良好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端正的学习风气,体现出了很高的政治素养。五是讨论热烈。大家聚焦培训主题,结合本职工作,谈认识、谈体会、谈打算,讨论现场气氛活跃、互动热烈,不断掀起高潮。小组代表发言有思考、有决心、有落实,凝结了这4天培训的所学所得所悟,令人振奋鼓舞。

概括起来,此次培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成果:一是统一了思想。通过培训,大家对部省合建的精神和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如何推进新时代南昌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有了新的思考,充分认识到这件“大好事”必须做成有利于江西地方发展和学校整体提升的一件“大实事”。二是开拓了思维。这次培训课程丰富、实用性强,大家通过集中学习、相互交流、深入研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开拓了视野,扩展了思路。我们知道了上级政策是什么,其他高校在忙什么,我们必须马上干什么,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比如,云南大学地处西部边陲,区位优势和地方经济实力都比江西弱,但这些年云南大学发展非常快,成为了同类型地方高校争相学习的榜样。我相信,大家听了林校长讲话,应该都很有启发。三是坚定了信心。这次培训,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直接感受了省委省政府、教育部对部省合建南昌大学的高度重视、密切关注、鼎力帮助、全力支持,聆听了各位专家非常有见地的意见建议。使我们提振了精神、鼓舞了士气,更加坚定了创建高水平大学实现百年辉煌的信心。

同志们,学习没有终点,实践永无止境。加快建设部省合建高水平大学,还需要大家的不懈努力和共同推奋斗。下面,我就落实孙菊生副省长讲话精神,深化本次培训学习成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以史为鉴,牢牢抓住部省合建的战略机遇

部省合建是经中央批准,由国务院实施的一种全新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是解决我国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成为部省合建高校,意味着我们进入了教育部直属高校排序,办学资源将进一步增加,办学平台将进一步提升,内生动力将进一步激发,对加快学校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水平,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这是一次重大历史机遇,但新的机遇必然伴随着新的挑战,我们也将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责任。

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学校是在一次次挑战中砥砺前行,更是在一次次重大机遇中跨越发展。

南昌大学的五大源头—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国立中正医学院、国立中正大学、江西大学、江西工学院,从创办伊始,就响应时代需求,紧时代脉搏因应时代机遇,为创建南昌大学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办学基础。

1993年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时,基础相薄弱,但学校“211工程”建设的重大机遇,在全国地方高校中率先进入了“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迅速突破了旧“三无”(无重点大学,无博士点,无院士)和 “新三无”(无国家级重点学科,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无国家级工程中心),并获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1997年11月,国家计委下文批复南昌大学正式进入全国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并被国家列为“九五”期间首批重点建设的58所高校之一。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随后南昌大学先后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省部共建高校,实现了快速的发展。

2013年起,学校进入充实内涵、提升发展阶段,学校在全国地方高校率先启动综合改革,成为了江西省唯一的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2017正式确认公布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2018年开始启动14所部省合建高校建设。南昌大学成功入选了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行列,这是南昌大学再次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教育部、省委省政府明确以部省合建这一新的机制和模式支持南昌大学发展,并在人才引进、招生计划、基础设施、人事编制、专项资金上给予重点倾斜,全力将南昌大学打造为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刘奇书记、孙尧副部长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听取学校汇报、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工作,孙菊生副省长多次前往教育部参加会议、协调工作,亲自指导推动部省合建进程。抓住这个机遇,南昌大学必将步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抓不住这个机遇,南昌大学在很长的时期内就难以有大的发展,高水平大学建设可能就会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我们就会成为南昌大学的“历史罪人”。正如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王处长讲的那样:我们赶上了队伍,还要能跟得上队伍。江西、湖北、河南三省60年代末错失了接纳中国科技大学的良机,就少了一个“985工程”国家重点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我们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同志们,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晓成败、知兴替。我们要充分认识部省合建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牢牢抓住重大机遇,鼓足干劲往前赶、齐心协力谋发展,奋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开创部省合建南昌大学新局面。

二、转变观念,凝聚共识,着力推进思想大解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当前学校正处于部省合建的关键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学术带头人作为关键少数,思想能不能解放、解放到什么程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本单位本学科乃至全校的发展。我们必须提高思想认识,自觉发挥关键作用,带领全校师生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开阔的视野,转变观念、破除藩篱,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一要破除“江西高校老大哥、稳坐第一把交椅”惯性思维,找准学校在全省全国所处的方位,增强危机意识。南昌大学是全省唯一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唯一的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综合实力暂时领先省内其他高校,但我们决不能盲目自大,缺乏自知感,更不能局限江西看南大,没有危机感。在省内高校中,学校并非始终保持绝对优势,老牌博士点“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原优势学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分别落后于交大、南航、财大、师大,原招生品牌“建筑学”也逐渐失去了往日优势。跳出江西看南大,与郑州大学、苏州大学等外省同类高校相比,学校在人才、学科、科研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整体实力和发展势头明显滞后。所以,我们务必保持“学校并非所有学科都是省内龙头老大”的自知感,务必保持“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危机感,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感,奋勇前行、进位赶超。

二要破除“等靠要”的安逸思想,切实把握机遇与挑战,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担当意识。部省合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挑战大于机遇。进入部省合建行列,只是学校取得从地方高校步入准教育部直属高校的“门票”,并不意味着可以坐等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部省合建已经明确了“一地一策,一校一案”基本原则,学校有多大的作为,做了多大的贡献,教育部、省委省政府才会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不干事、干不成事、干不出成效,不仅天上不会掉馅饼,甚至还会淘汰“出局”。 换句话说,“部省合建”只是一个帽子,能否名副其实,还要靠我们自己,不能再有“等靠要”思想,不能再有懈怠情绪,必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赢得新机遇,取得新作为。

三要破除“重学术、轻服务”的思想禁锢,强化服务地方意识,积极践行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重要指示。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五大基本职能之一,学术研究最终的目的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要求高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需求,部省合建南昌大学协议明确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教育部孙尧副部长多次强调学术成果必须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实质贡献。我们是扎根江西赣鄱大地的本土高校,必须坚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立场和社会责任,不只唯论文是举,而以成果转化比贡献、求发展,努力为江西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撑。

四要破除“重视打造一流学科,轻视其他学科建设”的认识误区,明确各学科都必须争创一流的发展目标,厘清阶段性重点突破和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辩证关系。部省合建重点打造两个世界一流学科,是基于学校学科发展实际,着眼于江西经济发展大局,确定的主攻方向,最终是要通过两个学科的重点突破,带动学校相关学科发展,促进学校整体学科水平提升。大家不能简单地把这两个学科与其他学科建设对立起来。不是说材料学科、食品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其他学科就不做了。他们不是对立的,是红花和绿叶的关系,红花要开,没有绿叶是开不了的;红花要红,没有绿叶也不行;红花开了,绿叶也一样要有。我们创建高水大学,每个学科都要力争上游,都要拼争一流,从确保省内一流,到力争全国一流、及至冲击世界一流,如果到2020年在省内都不能领先,就会被历史淘汰。

五要破除“部省合建就是搞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的片面想法,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推进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发展并不意味着,把人才培养工作边缘化。他们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矛盾。打造一流学科,建设一流专业,最终是为了培养一流人才;强化社会服务,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才能更接地气。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教学为上,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把立德树人贯穿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坚定不移地推进“四个回归”,着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加强学习,立足实际,切实推进本领大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部省合建是一项创新性与挑战性并重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对广大教职工尤其是在座的领导干部、学术带头人都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紧跟部省合建工作步伐,着力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既要想干事、真干事,又要会干事、干成事。

一要提升学习能力。学习是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胜任领导工作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当前,学校不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改革视野不宽,对学校发展重大战略认识不清,对政策业务也掌握不透,究其原因就是学的不深、悟的不透。各级领导干部、学术带头人要以本次培训班为契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不懈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刻地领会国家“双一流”建设、部省合建高水平大学等重大战略部署的核心要义。尤其是要及时掌握上级部门的新要求和新部署,抓紧学懂弄透8月27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的指导意见》和8月24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 江西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南昌大学工作手册》,切实做到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上级精神学深悟透、工作业务精通熟练,真正当好本单位本部门本团队的领头人。

二要提升领导能力。作为基层单位、学术团队的主要负责人,肩负着带好队伍、统筹协调、管控一方的重任,领导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单位的工作成效。各级领导干部、学术带头人,尤其是新近提拔选任的干部,务必注重自身领导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要把好方向,理清思路,找准重点,不能毫无章法、疲于应付;要强化管理,理顺内部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严防拖拖沓沓、懒政怠政;要带好队伍、搞好团结,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坚决杜绝推诿扯皮、不听指挥的现象发生;要善于统筹协调,注重与校内部门的协同合作,加强与校外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还必须围绕推进学校中心工作,着力提升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聚才引智的能力、培养人才的能力,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奠定能力基础。

三要提升执行能力。执行力不强是当前学校各级干部的薄弱环节,在去年接受省委巡视和今年上半年作风整治中就发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办事推脱、不落地”的问题已经在学校和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强化担当意识,着力改进工作中的不严不实,努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要不折不扣地贯彻好上级和学校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推进学校“十三五”规划、综合改革、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方案及部省合建工作落地见效,做到政令畅通;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校内外部门的指示要求,以实际行动提升工作效能,确保按时保质的完成各项任务;要坚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善于破解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解决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机制症结和体制矛盾,加快学校改革发展步伐。

提升自律能力。近年来,学校违反廉洁和师德师风问题的案件屡屡发生,反腐败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始终警钟长鸣,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若干规定,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做到廉洁自律,以廉明志,以廉生威,以廉励德。只有时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觉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才能建树廉洁清正的道德价值观,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强化落实,完善机制,深入推进改革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8月24日,陈宝生部长在部省合建中西部14所高校工作推进会上要求各高校、教育部各司局“先干起来、先实起来、先特起来、先管起来、先帮起来、先想起来”。我们要对标“6个先起来”的重要指示,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以更强的工作力度、更高的工作标准、更实的工作作风,加快推进新时代高水平大学建设,力争在部省合建高校中先行一步。

 一要坚持目标引领,压实工作责任。教育部按照一校一册的原则,制发了《部省合建南昌大学工作手册》。学校党委常委会确定了部省合建的战略主题、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出台了加快推进部省合建工作的若干意见。各单位都要对照合建手册,围绕学校的战略布局,明确职责任务,制定实施细则,建立“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工作机制,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逐个 “攻关”、逐个“销号”,做到到事到人,切实保障“部省合建”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同时,各单位要适应准部属高校的身份转变,主动对接部属相关司局,既要高质量的完成教育部交办的任何工作,又要勤汇报、多走动、常联系,尽快建立良好的沟通衔接机制,为学校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二要坚持改革创新,推进任务落实。我们要按照“突破学科边界,聚焦产业发展,产教深度融合,扎根赣鄱大地”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部省合建目标任务,积极推进“2+X”学科特区建设,探索人才引育用留新机制,构建国际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持续推进人才培养与学科体系、现代大学管理体制机制、考核评价体系等重点领域改革;全力做好组建国际合作创新研究院,完善理工一部和理工二部机构职能,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和临床医学三个学科群等主要工作。

三要坚持作风整治,狠抓督查问效。优良的作风是学校实现快速发展的前提。要继续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暨作风专项整治活动,持续整治“怕、慢、假、庸、散” 等问题,着力解决慢作为、不作为、假作为等作风顽疾;要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师德宣传,完善师德考核,强化师德监督,注重师德激励,严格师德惩处,坚决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凡严重违反师德师风问题的害群之马,一律清除教师队伍;要强化督查问责力度,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不良作风陋习、师德师风问题开展专项督查,建立常态化督查督办和追责问责机制,促进校风教风学风全面提升。

四要坚持管党治党,提供政治保证。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加快推进部省合建高水平大学提供有力保障。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要着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提升对外宣传层次和质量,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要继续实施“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师生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学期即将开始,上午,创兵校长已就新学期的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刚才,我也对下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会后,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结合学校和单位的工作要点,抓好抓实下半年各项工作。需要强调的是,在推进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维护好学校的安全稳定,切实做好查信办案、网络舆情、心理健康、施工管理、民生福祉、综合治理等各方面工作,确保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人物管控到位,为学校事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老师们、同志们,机遇与挑战并存,伟业靠实干成就。本次培训班向在座的各位和全校师生发出了奋力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和部省合建高水平大学的集结令和动员令。希望我们的全体领导干部和学科带头人,并通过你们传达给全校教师和同学们立即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同向同行,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用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去迎接部省合建的挑战。让我们怀着无愧于新时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继承和发扬一代代南大人砥砺奋发的精神,扎实将部省合建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奋力谱写高水平大学建设奋进之笔。